本应3月与同学朋友相聚于校园的我们未能如愿,老师们开启“线上教学模式”。我们也对这种上课方式渐渐熟悉……
一、线上教学,筹备在先
根据学校的线上教学精神,宋丽丽老师制定了前四周的教学计划。
前四周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:第一,了解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;第二,掌握电视艺术在当今融媒环境下的类型划分;第三,理解短视频的发展进程和现状,明确非新闻性短视频的创作规律;第四,掌握电视剧艺术的定义、发展进程和创作规律。
广播电视艺术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,有很多的概念和案例需要展示,因此宋丽丽老师选择了“学堂在线”“雨课堂”手机课件的方式来进行授课。
在上课前,老师会制作竖屏PPT,并在每页录制讲解语音。竖屏PPT方便同学们使用手机阅读,每页都自动播放讲解语音。手机在手,好似老师在身边细心讲解,听不懂还可以回放、反复聆听。
通过学习通和微信群的方式,下发通知,告知学生选课平台、方法等信息。并时时关注学生阅读通知的情况,对于没有阅读通知的同学进行反复提醒;组织学生进行雨课堂公众号的注册、修改学号和姓名,加入相应班级等工作;开课前一晚,再次在学习通和微信群中发布消息,公布明日上课流程等信息。
经过一周的线上课,老师和同学们都遇到了不少问题:
首先,还是技术上的问题,无论学生还是老师,对于新平台的摸索都在进行,有时学生会找不到签到页面、查收作业的页面等。
解决方法一是提前告知,截图或录屏示例,提前让大多数同学知晓;二是对于少数几个同学还是不知道了,随时在群中指导,并及时接收反馈。
对于少数由于学习态度不积极,不主动查看信息的同学单独私聊,提出警告,并进行一对一指导。
其次,发布作业过多,导致教学任务加重。作业是检验学生上课状态特别好的手段,但是会无形中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以及教师教学负担。我的建议是根据授课进度,适时安排,尤其要将作业时间安排在上课时间内。发布作业不是目的,回收检验学习结果才是目的。
二、全新尝试,收获颇丰
首先,自己先学好多平台的技术,尤其是数据监测和统计的模块,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来完成对课堂学习的监测和管理。
同时要多试验、多总结,及时让学生进行使用感受的反馈,可以不断调整课件的时长、位置、题目设定等。
其次,除了授课平台外,对于及时沟通工具的管理也非常重要。学生们往往有多个微信群、QQ群或者其他工具,一时间一定记不清你的课堂内容。
因此课前5-10分钟可以发布本日学习流程,细致到时间模块、今日学习内容、学习要求、作业发布平台等信息,帮助学生们不费力的了解本次课的情况。
如果发布的内容很多,则可以前一晚先发布一次,避开其他课上课时间,以免学生们分身乏术、应对不及。
同时,在微信群等沟通工具中,信息刷屏是常有的事,因此要制定群内公约,学生们按照教师口令来完成教学环节,不要随意乱发信息,导致信息爆炸,效果混乱。
再次,雨课堂的手机课件和试卷发放非常便捷,教师可以规定相对宽松的阅览时间,以让学生可以反复聆听和阅读。
但是课件中所链接的视频数不宜过多,视频长度也不要过长,如果是长视频则可在页面上标注,需要观看的时长,以免学生们阅览视频时间过长而导致学习时间过长。
最后,线上教学需要依托多平台,因此有条件的可以电脑、手机、IPAD多端口一起使用,雨课堂也建议使用网页版登录,可以用电脑来进行操作。
最后,老师有话要说:
线上教学是个良心活,教师是否“在线”不仅体现在是否通过直播手段在线授课,更体现在你是否时时关注学生们的上课状态。教师的“在线”是“心在”、“手段在”、“效果在”。
所谓“心在”,即是否考虑了学生们听课的便捷性、课程内容究竟用哪种方式更合适?
所谓“手段在”,即要运用平台搭载的数据统计手段,每个教学环节、针对每个学生以及总体状况都是可观可控的,而且这种可控不是学生挂在网上就行了,是要真正完成学习内容才可以。所谓“效果在”,即要通过作业、试卷、课堂答疑与讨论等方式来完成学习效果的强化。
希望大家不负老师的付出自己的努力,不负韶华、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。
(太阳集团娱乐场登陆网站供稿)